專利是專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一般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
專利權不是伴隨著發明創造的完成而自動產生的,它需要申請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書面申請,經審查合格后才能獲得。而審查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申請人提交的那份書面申請。
專利權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據專利法授予申請人的一種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任何人若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并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就是侵權。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或請求專利管理機關處理,甚至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時,獲得的專利權就成了專利權人手中的武器。
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權,它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限制。
專利權只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后專利權就不再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有效期是由專利法規定的。我國專利法規定,自申請日起,發明專利的有效期為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均為10年。
專利權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本國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外國公司要到中國來申請專利的原因。據統計,在 1985?2005年,全世界共有132個國家和地區向我國提交了專利申請,申請總量達5 037 674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1988年編寫的《知識產權教程》闡述了現代專利文獻的概念:“專利文獻是包含已經申請或被確認為發現、發明、實用新型和工業品外觀設 計的研究、設計、開發和試驗成果的有關資料,以及保護發明人、專利所有人及工業品外觀設計和實用新型注冊證書持有人權利的有關資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 要)的總稱。”該教程還進一步指出:“專利文獻按一般的理解主要是指各國專利局的正 式出版物。”例如:專利說明書、專利公報、專利文摘、專利索引、專利分類表等。據 WIPO的統計,目前有90多個國家(地區)及組織用大約30種文字出版專利文獻,每年出版的專利文獻有100多萬件。其中,以日本、(前)蘇聯、德國、美國、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專利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出版量最大,約占世界每年專 利文獻出版量的80%。據WIPO稱:世界上90%?95%的發明能在專利文獻中查到,并且許多發明只能在專利文獻中查到??梢哉f,專利文獻幾乎記載了人類取得的每一個 新技術成果,是最具權威性的世界技術的百科全書。